史记


太史公司马迁

其实从头到尾,中国历史上面没有太史公这个官职。司马迁所担任的官职,包括他自己的父亲司马谈所担任的官职叫做太史令,而不是太史公

汉武帝封禅书

武帝,在他权力的表面和光环背后,是一个多么害怕死亡的人

  • 《封禅书》:—臣之师曰:“黄金可成,而河决可塞,不死之药可得,仙人可致也。”

掌握最高权力的汉武帝,他作为一个人,不仅有脆弱的一面,而且还有脆弱所带来的愚蠢。跟封禅有关,他身边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人,说了各种不同的诱惑,而他通常就会上钩

一旦皇帝可以为了一件事情,破格给予一个人巨大宠幸,那这个“格”也就不再可能约束所有的人

权力会让人产生一个最强烈的感受,那就是不相信自己是一般人。权力可以让你不用跟一般人一样,一般人必须排队,你有权力,你就可以不排队;一般人没有办法得到的享受,你有权力,你就可以得到享受;一般人没有办法得到的安全感,你就能够有!

此前汉文帝、汉景帝统治期间,在黄老之学的影响下,实施“无为之治”,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,并逐渐发展起来,后人把这段时期称为“文景之治”。

“缇萦救父”的故事让我们知道,一直到文帝时期,汉朝仍然保留着残酷的“肉刑”。从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中,我们知道,秦代信奉的法家的严刑峻法原则,一直延续到了汉初。

司马迁获罪

李陵投降匈奴,司马迁站出来为他求情,却不料祸从口出,反被关进大牢

李陵

“飞将军”李广的孙子,在与匈奴的一次战争中,率领五千步卒,直捣匈奴王庭,后来被单于的三万骑兵追击,在即将突围成功时被叛徒出卖,兵败被俘,投降匈奴。汉武帝囚禁李陵的母亲和妻子,逼迫他以死报国。这时候,只有司马迁站出来为他仗义直言。

——仆观其为人,自奇士,事亲孝,与士信,临财廉,取予义,分别有让,恭俭下人,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。其素所畜积也,仆以为有国士之风。

译:

我看他的为人,是个能自守节操的出众人物。他侍奉双亲很孝敬,结交士人讲信用,对待财货廉洁奉公,索取或给予按照事理办事,能分别尊卑长幼而有礼让,谦恭自约,礼贤下士,常常想着奋不顾身,为国家的急难而献身。他平素所含蕴的品德,我以为有国士的风度。

飞将军李广

李将军名广,是陇西郡成纪县人。他的先祖叫李信,在秦时当将军,就是抓到燕国太子丹的那个人。他们老家在槐里(今陕西兴平市境),后来才迁到成纪(今甘肃天水市境)。李家世世代代传习箭术。汉文帝十四年,匈奴兵大举侵入萧关,李广以良家子的身份从军抵抗匈奴。因为他精通骑马射箭,杀死、俘虏了很多敌人,被选拔出来做汉中郎。李广堂弟李蔡也被任为中郎,他们都是侍从皇帝的武骑常侍,俸禄有八百石。李广曾经侍卫汉文帝出行,每当他冲锋陷阵、屏除障碍、搏斗猛兽的时候,汉文帝就感叹地说:“可惜呀,你生不逢时,假如你生当高皇帝大天下的时候,封个万户侯也不算什么!”

  • 李广在军功上显然远远比不上卫青和霍去病。然而,为什么太史公司马迁那么看重李广
  • 在司马迁看来,世俗功勋并不是人们活下来的唯一理由,也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;李广虽然始终都未能封侯,但他在人格的完整丰富上可以说树立起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典范。
  • 个人如何对待他身边的人,有的时候比他如何成就自己可能更加的重要。
  • 对于怎么带兵打仗、怎么对待周围的人,李广有他自己的选择,不会因为时局、现实有所改变而动摇,司马迁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李广立身处世的个性和原则。

长者刘邦 霸王项羽

刘邦进入咸阳,听从谋士建议,准确把握“天下苦秦”的情势,宽以待人严于律己,迅速赢得了人心,获得了绝佳的“宣传”机会,离成功又近了一步。反观实力雄厚不可一世的项羽,进入咸阳后,烧杀抢掠,纵火焚烧秦的宫殿府库,“大火三月不熄”;之后,项羽又贪慕虚荣,急于回家乡炫耀自己的“胜利”,还把从旁劝诫的人给煮了,既没了面子,里子也越来越少

  • 在天下大乱、刘项相争的时代,真正大家最关切的,是你到底跟秦始皇有什么区别?对于角逐权力的各方来说,应该思考的是,要用什么样的方式与过去错误的政权划清界限?,也就是说,最不应该、最不能犯的错误是重蹈覆辙!
  • 项羽他一路经常犯的错误,也是非常致命的错误,是他不得人心。到了任何地方他没有办法能够得到当地的情报,把自己身边的环境给弄清楚
  • 我们在看待人生跟应对这个世界的时候,不要把自己的责任、自己的过错随便地推给天,推给外在环境。推卸责任
  • 项羽从来不去吸取教训跟基本原则,他不知道历史的重要,因此不能够从历史中学到统治天下的合理方式。最后,也只有霸王之业而无天下之志。

权力巅峰的傲慢 秦始皇

经历数百年的分裂之后,天下又再度统一。好大喜功的秦始皇采用了一系列办法,来装扮、维护其无上的权力

周代文明的基础,在秦始皇手里面被破坏得最严重的,是原来周文化当中的一种合理精神。放到现实上,去好好地经营照顾人与人之间的所有的关系,这让他们离开了对于鬼神的信仰,让他们不再相信人伦之外的神通或超自然力量

李斯为了迎合秦始皇好大喜功的心态,提出了焚书令

如果一个社会、一个时代,人们只追求有用的知识,都只是去想这些东西可以拿来做什么,那这个社会、这个时代必然欠缺基本的人文素养,也就缺乏了基本是非判断的能力。

焚书反映了李斯以及秦始皇的基本心态,这个心态比烧书所带来的后果更加可怕。那是人被取消了作为一个人自主去吸收知识,得到学问,进一步进行思考,然后来判断是非对错的权利

坑儒是我们后世对这件事情的一个重要的误解。我们听到坑儒,以为被坑的都是儒生,可是司马迁《秦始皇本纪》里面写的明明白白,秦始皇坑杀的460余人大多是方士。所以你可以想见,当时在咸阳有那么多人是专门以骗皇帝作为他们的晋升之阶,或者是他们的追求荣华富贵的道路。

吕太后

在刘邦去世以后,汉室王朝中真正掌权的其实是吕氏一家。然而,冷酷决绝如吕太后,也曾为自己儿子是否能保住太子之位,终日忐忑不安,想尽了办法得以继续掌握权力而如释重负;一心扩大吕家势力,她吃软不吃硬,疏远了顶撞他的王陵,却没有“识破”陈平周勃曲线救国的小心思,最终导致权力不再、诸吕被除。在司马迁看来,吕后及诸吕弄权、勾心斗角,波及的范围仅限宫廷,并没有祸及百姓和天下,也使得汉初社会得以休养生息,百姓天下因祸得福**。**

昙花一现的黄金时代

汉朝廷大力推行财政改革、强力向有钱人征税。积极主动捐款的有钱人成为官方树立的模范,积极配合的人受到表扬,不配合的人受到严惩。

汉武帝的雄心壮志和开疆拓土需要源源不断的强大财力,在这样的背景下,一个几乎白手起家的富商大贾卜式慷慨捐资,楷模背后其实是更多不满朝廷财政改革和强制征税的人,是更多的人藏匿财产,是自我申报与他人举报相结合的征税体制,是以利益为诱饵、竞相举报的风行,是酷吏的出现!

财富的累积到了一定程度,一个时代便开始从最高点逐渐堕落下来,首当其冲的便是“宗室公卿”之间奢侈攀比之风日盛。

臣子不断压榨民间民力,以便更好的实现开疆。官僚体系出现败坏。富商大户(盐商)他们钻漏洞,掌握垄断民间必需品。富人阶级快速膨胀,贫富差距大。

经过一系列的征战及公共工程建设,政府财政再次告急,武帝最初大肆铸钱,但不久出现通货膨胀,物少而贵。于是又另铸“白金”及皮币,通过国家政治权力剥削诸侯。朝廷财富得以增加,但是留下很多法律漏洞,而这必然又带来严刑及酷吏。

由于官员各自做买卖,互相竞争,物价涨落得很快,而天下缴纳的赋税还不够偿还转运的脚力钱,于汉武帝采用桑弘羊的计策,实行酒、盐、铁专卖制度,垄断了这些行业的买卖。中央政府在生产地设置盐官、铁官,统一进行生产,统一销售,利润归国家所有
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